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18:32源自:本站作者:PB2345素材网阅读(14)
姓名:劉震東
生辰:1893年
忌日:1938/02/22
籍貫:山東沂水
地區:山東
職業:5戰區高參兼2路遊擊司令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 ⠂
劉震東在東北軍界供職期間,曆任文書、連、營、團、旅長。九一八事變發生後,劉在吉林開魯一帶組織抗日隊伍,任東北義勇軍第五軍團總指揮。1936年,隨東北軍移住西安。在此期間,他接受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的主張,積極反對內戰,為張學良將軍所器重。西安事變發生時,劉震東正在家鄉料理祖父喪事,被張學良急電召回,跟隨張學良參加談判,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了不少工作。1937年七七事變後,劉震東多次要求奔赴抗日戰場,並親赴南京請戰。當時,正值日軍飛機轟炸南京,劉一再表示:“作為一個軍人,不能帶兵殺敵,在南京炸死也不回西安偷生。”他在南京奔走三月之久,才得到一個第五戰區第二路遊擊縱隊司令的空頭銜,其隊伍將由他自己招募。盡管如此,他壯誌滿懷,決心建立一支兩千人的基本部隊,以發動民眾武力,配合正規部隊堅持抗戰。他趕到第五戰區駐地徐州之後,立即貼出告示,招募抗日誌士,並派其四弟劉震西回山東老家號召鄉親應征入伍。為了給抗日部隊籌款,他慷慨地打開自家的糧倉賣糧,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,以最大的努力,迅速組織起一支民眾抗日遊擊武裝,番號即為第二路遊擊縱隊。一時,“遊擊劉司令”名遠震。
1938年2月18日於日軍板垣師團從青島登陸,分兩路進攻欲占領臨沂,直取徐州。在山東莒縣城牆督戰時,被日軍擊中頭部,身亡殉國。後被追贈中將軍銜。
一九二五年十一月間,奉軍第十軍軍長郭鬆齡,不滿張作霖、楊宇霆的專橫統治和同日本勾結,秘密與馮玉祥結合,組織了東北國民軍司令部,劉震為為郭鬆齡第五旅旅長(少將)。郭鬆齡倒戈失敗後,由於張學良的說項,劉又被任命為保定警備司令。
一九二七年,劉震東入東北陸軍大學,為第八期賞,任班長。因他學習有方,常識羅廣,賞中曾淬這樣的讚語:醫卜星相高仁紱,上下威信劉震東。在此期間,他結識了李宗仁、衛立煌等人。一九三O年於陸大畢業,又回東北軍供職。一九三一年“九・一八”事跡後由於蔣介石衽不抵抗政策,奉軍撤入關內。但也有一部分官兵,出於民族義憤,自動留在東北堅持抗日,劉震東,就在其中。開始,他任東北民眾求國會(閻保航組建的愛國抗日群眾團體)第四軍團總指揮,轉戰於遼寧、熱河、察哈爾一帶,在開魯、喜峰口等地與日軍頑強作戰,他的戰跡和昭片曾分別刊登在當時的《時事報》、《東方雜誌》和《時代》、《病態半月刊》等報刊上。在開魯戰鬥中他頭部負傷,但仍帶傷堅持軍務和戰鬥。
一九三三年五月,以馮玉祥、吉鴻昌為首;在察哈爾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,劉同鄧文、李忠義等人當即給馮玉祥發出了賀電,率部參加了該同盟軍,並立刻聽命投入戰鬥。同盟軍被蔣介石強行解散後,劉震東到北平軍分會任參議。
一九三五年冬,劉震東隨張學良去西安供職,任西北“剿總”中將總務處長,在這期間,他結識了一些進步人士,如潘漢年、車向忱等人。
西安事變時,劉震東是調人之後,他奔走和平成了當時報紙的大標題。事變後,張學良被扣,他情緒消沉,常在家中寫字、作畫、學俄語。
一九三七年“七・七”事變後,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全麵爆發,劉震東心情學生、坐臥不安,致電何應欽請戰,何不作答,遂掛冠經直到南京當局請纓抗日,在劉的多次堅決請求下,終被派到第五戰區(駐徐州)李宗仁將軍麾下聽調。李對劉的到來是歡迎的,便當時兵員不足,武器缺乏,李宗仁雖然任命他為第二路抗日遊擊隊司令,並示拔給他兵員、武器和彈藥。為了抗日,他毅然地擔當起了這一重任,立即在徐州張榜招募兵員,並迅速派人到沂南老家招兵和籌集軍餉。為此,他還給許多親友寫信求助,其中一封家信中寫到:“沒有國,就沒有家,國難當頭,先國後家。”為了抗日要“毀家紓國難”。同時致函給其三弟震亞(當時在西安),令他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請求派政工幹部到第二路遊擊隊工作。他寫信給董必武要求派政工幹部的信,在“文革”之前還展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故址中。經過兩個來月的積極籌劃,這支遊擊隊發展到四百餘人。在它的成員中,有來自前五十一軍少校參謀王再天(中共地下黨員)有來自平、津的學生(內有中共地下黨員和民先了員),楊士法、肖方洲、李向群、及武等人,有來自各界的進步人士徐眉生、彭畏三、耿光波、路雨亭等人,有來自膠東、魯北、魯南和蘇北等地的發眾武裝。以上幾部分人員是遊擊隊的基本力量。但他們的武器彈藥嚴重不足,多數缺乏實踐經驗。另外,還有國民黨軍隊的散兵以及當地的青紅幫。大家為了抗日這一大目標,保衛自己的家鄉,匯集到一起來了。劉為指揮這樣一支真正的抗日隊伍而感到自豪和興奮。“遊擊隊劉司令”的名字從此也就“威名遠震”了。一九三八年初,該遊擊隊從徐州等地匯集到江蘇的新安鎮(今新沂)經過短期整訓以後就向山東進發。劉震東偕同政治部副主任徐眉生和有關人員,先期到達魯東南的莒縣。對當地的土頑進行了清理和收編,為後繼部隊掃平了道路,對部隊給養和人員擴充又作了一番工作,同時對當地政府進行了爭取工作,莒縣縣長許樹聲及他所領導的縣大隊,從開始不排斥、刁難到震東,到後來也未公開幹預,遊擊隊司令部就駐紮在縣政府的西鄰。
當時抗日遊擊隊曾派青年師生徐子幹、李福生等二十餘人分赴下鄉宣傳抗日,後來這些人多數成為抗日骨幹。
遊擊隊要打仗,還要做許多細致的工作,在第五戰區內蔣係組織對這支遊擊隊並不放心,遂派人到該隊進行監視和破壞活動,由於劉震東等人與其巧妙的周旋,他們的陰謀未能得逞。
劉震東在西安任職時常與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接觸,因此他的思想逐漸傾向進步,對共產黨倡導的遊擊戰術非常欽佩,曾號召所部學習遊擊隊戰術。後來由於突然變化的情況,他的打遊擊的願望未能付諸實踐。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傍晚,後繼部隊在參謀長王再天副食下,開進莒縣城。就在這時行悉,日軍企圖當晚強占莒縣城,縣長許樹聲已將縣大隊撤出城外,而奉令守土有責的四十軍還未能及時趕到。在這緊急關頭,劉部奉命擔任短時間的守城任務,劉欣然受命,不畏強敵,親往各處察看地形和布防,進行戰地動員,提出了“誓如莒城共存亡”的口號。午夜,四十軍一個團的兵力在旅長朱家麟副食下趕到莒城,許樹聲副食的縣大隊也被截回,此時,劉被推任為部指揮嗆又重新部署了兵力,嚴陣以待,迎擊來犯之敵。
1938年2月20日淩晨,日軍開始圍攻莒城。劉震東指揮若定,奮勇抗敵。當敵人突破城西北角時,劉聞信跑步到現場指揮,與敵作近距離搏鬥,終將推動的陣地奪回。他在城牆上奮勇指揮,鼓舞士氣,置個人安危於不顧,不幸頭部中彈,當即殉國,時年四十五歲。守成部隊在劉震東將軍大無畏精神鼓舞下,更加英勇殺敵,激戰兩日,終因力量過於懸殊,在參謀長帶領下主動撤離。
1925年任東北軍7師6旅旅長
劉將軍見敵人敗退,一麵請上級增派援兵,一麵派部隊衝出南門,分兩路包抄潰逃的日軍。但是,日軍大批增援部隊陸續趕到,與劉將軍的部隊發生激戰。共軍援兵因橋梁被敵破壞,無法趕到。劉將軍身陷危局,但他仍率部隊拚死抵抗,殺敵報國。雙方拚命廝殺,反複爭鬥,戰況之慘烈,驚心動魄。劉將軍率我軍寧死不屈,直戰至彈盡糧絕,最後,全部壯烈殉國。
戰後,重慶《新華日報》發表了題為《莒城我軍奮勇殺敵,劉震東氏壯烈犧牲》的長篇報道。第五戰區在徐州為劉震東舉行隆重追悼會,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主祭。同年12月,在重慶舉行範築先、劉震東等21位抗日烈士追悼會,八路軍總司令朱德、副總司令彭德懷等人為烈士送了花圈和挽聯。挽辭為:“戰事方酣忍看多士喪亡顯其忠勇,吾儕尚在誓必長期抗戰還我山河。”
1938年3月9日國民政府追贈中將軍銜。
戰事方酣忍年多士喪亡顯其忠勇;
吾儕尚在誓必長期抵抗還我河山。
一九八五年五月,為紀念抗日勝利四十周年,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出的《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下麵戰場重要戰役介紹》一書中,介紹了六十四名陣亡將領的生平,劉震東將軍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劉嘉亮 | 劉二飛 | 劉仲儀 |
劉可穎 | 劉金東 | 劉愷威 |
[1]、http://liuzhendong.netor.com
[2]、http://www.rzsq.com/lsrw.html
[3]、http://mem.netor.com/m/grieve/index.asp?page=1&boardid=50069
[4]、http://www.8years.net/1937/MartyrIntro.jsp?martyrId=16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mied6.functage.icu